點擊鑑賞!關於 Terho 橡果吊燈設計工藝大公開!
備註:本商品僅適用 220V 電壓
在綠色設計的潮流之下,以大自然來做設計的仿生、有機、再生等名詞不斷地被推崇。但在出現這些概念之前,芬蘭設計大師阿爾瓦‧ 阿爾托(Alvar Aalto)六十年前即提出 "We should work for simple, good, undecorated things." 於是自然早已滲入芬蘭人生活,設計也悄無聲息地結合了自然。Maija Puoskari 便是承繼芬蘭自然無窮無盡靈感的新生代設計師。
Terho 橡果吊燈首次現身在 2013 年米蘭國際家具展上,這是 Puoskari 畢業後第一次參與大型設計展。初試啼聲就表現出芬蘭設計純粹、簡潔和洗鍊,也是取材於自然該有的精神。製程上,從符合 FSC(森林管理委員會)規範的可伐林中取得榿木原料,燈罩則是在玻璃工藝有名的羅馬尼亞,由無毒乳白色玻璃染液再經人工吹成玻璃胚。素雅的燈罩色澤,留下滿佈的紋理毫不掩飾自然的本質,帶著 mater 永續工藝的樣貌讓人感受。
親近自然的色澤與燈光,就像森林中喚起一陣陣婆娑時,陽光自由灑在橡果之間的柔和光線,不會難以駕馭,是你拋棄庸擾後才靜下來體驗到的幸福感。題外話,北歐神話中有一段描述雷雨交加時,出外巡視農作的雷神索爾躲在一棵橡樹下避雷電的故事(跟我們華人的雷公不一樣,北歐雷神不打雷)。因此北歐有窗上作畫或吊上一串橡果象征著能避雷電的小迷信。不過如果索爾發現 Puoskari 把橡果做成充滿電光石火的吊燈,不知道會是甚麼感覺?
特別企劃:再生設計新思維 | UP-CYCLE 材質的第二人生